“能涨能跌”“随行就市”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形成了。
电价是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无形之手”,能够更灵活反应电力供需形式和成本变化。在市场化交易中,电价波动将成为“新常态”。
02 影响“电价”的因素有哪些?
电价的波动通常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供需关系、能源成本、政府政策等因素。
市场供需关系
当市场供应充足,需求不足时,电价可能会下降;相反,如果供应不足,需求高涨,电价可能会上涨。
比如分时电价就反映了不同季节(冬天或者夏天)、不同时段(一日之内的用电高峰和低谷)的电力需求状况。简单说,就是用电高峰时段的电价高,用电低谷时段的电价低。
电源类型
在各电源类型中,水电与核电的上网电价相比煤电更有竞争力,而风电与光伏加速平价后竞争力也会逐步提升。比如,丰水期选择水电,电价会更低。
能源成本
电力是由燃煤、燃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不同类型的能源发电的,能源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电价。当能源成本上涨时,电价也会相应上涨。
能源政策
政府的能源政策对电价也会产生影响,例如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或税收政策等。政府还可能对电力行业的监管、市场竞争等因素进行调控,从而影响电价。
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如风暴、洪水、干旱等也可能导致电价的变化。例如,洪水、干旱可能导致水电站供电不足,从而推高电价。
电价的涨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不管电力用户是直接参与市场化交易还是选择国网代理购电,购电价格都会随电力市场供需情况上下浮动,可能涨,也可能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