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记者张少鹏报道:2017年7~8月份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禅城、南海、高明、三水辖区内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组织开展了日常食品抽检。近日该局通报,经检验,1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1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
本次共抽检117批次食品,具体不合格产品为佛山市南海港樵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糯米鸡,不合格项为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佛山市优记遇茶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枣姜丝茶,不合格项为产品标签。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是食品卫生检验中的重要指标,反映产品的卫生学状况及受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食品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污染的可能性较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通常在进食有毒食物1~4小时即发病,主要呈急性胃肠炎症状,伴剧烈的反复呕吐、恶心、急性腹痛腹泻,严重者呕吐物和大便内有血液和黏液。本次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速冻食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超过相关规定。
市食药监管局分析,造成几类微生物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到了污染; 或是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 还有可能是产品杀菌不彻底或产品包装不密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目前,我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及时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及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